病人转运公司谨记骨折病人不能轻易搬动
病人转运公司谨记骨折病人不能轻易搬动
今年6月至11月,成都将迎来国家卫生城市复评,市民需了解一些健康知识。成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、健康教育主任医师曹承建将继续解读点评《公民健康素养66条》
公民健康素养第25条:
发生创伤性出血,尤其是大出血时,应立即包扎止血;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。
专家解读:创伤导致出血或骨折,其处理不可马虎。小伤口只需简单清洁、包扎即可止血,要注意的是避免污染创口。如果创口较大较深,尤其是扎破大血管导致大出血时,应压迫近心端血管,并包扎止血,可根据创口情况选择指压止血、加压包扎止血、止血带止血等。骨折病人在搬移前应先固定其骨折部位,避免刺伤血管和神经。
公民健康素养第26条:
勤洗手、常洗澡,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。
专家解读:正确的洗手方法能有效防止肠道病毒传播,勤洗手,用流水和肥皂洗手,尤其在制备食物前、饭前便后、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、电梯按钮、公共电话后、从外面回家后等等均应及时洗手。
讲究个人卫生,勤洗澡、勤洗头,每晚睡前都清洗外阴。毛巾和洗漱用具要分开,做到一人一盆一巾,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,防止感染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。
公民健康素养第27条:
每天刷牙,饭后漱口。
专家解读:我国龋齿患者高达4亿,与不注意口腔卫生有关。刷牙和漱口是预防龋病的主要方法,提倡早晚各刷一次牙,每次不少于3分钟。推荐成人采用的刷牙方法是水平颤动法,而不要用横刷法。不共用牙刷,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就应更换。饭后用温水漱口,如用牙签则应选细点的,以免撑大牙缝,或采用牙线。
公民健康素养第28条:
咳嗽、打喷嚏时遮掩口鼻,不随地吐痰。
专家解读:在咳嗽、打喷嚏、大声说话以及随地吐痰时,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、麻疹、肺结核、腮腺炎等的病原体可随飞沫传播给他人,导致感染。因此不要随地吐痰,不要正对他人咳嗽、打喷嚏、大声说话,可用手帕和纸巾遮掩一下口鼻。这些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要减少外出。必要时戴口罩
上一条: 病人转运车之灾难来临,如何正确急救自救?
下一条: 无